在莫斯利安,記者小住一夜“農家樂”。一日三餐,飲料、點心都與酸奶有緣。
早餐喝酸奶,中國常見的那種;中餐頭道是酸奶色拉,酸奶較稠,拌切碎的黃瓜、西紅柿等蔬果,擺成三只小球狀,再點綴大紅嫩椒,一紅一白極其誘人;晚餐有酸奶濃湯,各種豆制品、蔬菜在湯中煮得爛爛的,很入味;最后的甜點,是厚稠的酸奶,類似布丁,有濃郁的奶香。
酸奶都是村民們手工自制,除了奶源新鮮,還有就是擁有獨特的益生菌,特別有利于健康。有一段諾貝爾醫學獎獲獎者的資料為證——
1908年的諾貝爾醫學獎者叫梅契尼科夫,他是俄國著名的動物學家、免疫學家、病理學家。在他科學生涯的后期,開始研究衰老與長壽的問題。他在保加利亞旅游時,曾來到莫斯利安村,發現這里百歲老人的比例是其他地區的4.2倍。經他的研究發現,當地的村民每天都有飲用自釀酸奶的習慣,于是,他提出了長壽和自釀酸奶之間關系的研究理論并發表不少著作。
莫斯利安的現任村長馬麗亞,漂亮、睿智、充滿活力。接受記者采訪時,她很自豪地說:“我們村吸引了很多外來老年人來定居。我們村的人口一直在增長,每家每戶都有長壽老人。”
長壽與人們日常健康的行為習慣息息相關。馬麗亞帶著我們漫游村落。
一塵不染的石板小路,翠綠欲滴的樹木與草地,清澈甘冽的冷泉……記者所住的村民小樓,推開窗便是一望無際的美麗山景。馬麗亞說,老人們喜歡步行去村中心,或是去小坡上汲取養生的泉水。記者走了一段山路,已是汗沾衣,腿發酸了。而村里的老人伊娃告訴記者,她97歲的公公每天往返家與咖啡館,就自個兒走這樣的山路。
每天上午10點左右,咖啡店最熱鬧。5張西餐桌旁,老人們分桌圍坐。他們大多不喝咖啡,而是聚著聊天。記者雖然聽不懂他們聊什么,但他們的笑臉與笑聲,已說明這是身心愉悅的一段美好時光。
國際上,“世界長壽之鄉”的標準是每10萬人中至少應有7位健康的百歲老人,有24萬人口的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卻有健康百歲老人74位,每10萬人中擁有30.8位百歲老人,是國際上關于“世界長壽之鄉”標準的4.4倍。其中,甲篆鄉平安村巴盤屯,全屯515人,百歲老人多達7人,是國際上“世界長壽之鄉”標準的近200倍。
據了解,居住在巴馬的人沒有一個是肥胖、高血壓、三脂高、糖尿病、痛風等老年疾病的,甚至連一例癌癥也未曾發現,據了解,這里的老人都是無疾而終的。
專家認為,上述疾病不治而愈的原因是,巴馬空氣清新,平均每立方米負離子含量高達二千到五千個。在這個天然氧吧般的環境里生活,有病不吃藥也會好三分。此外,巴馬盤陽河的堿性離子水富含助人長壽的微量元素。專家說,人的正常PH值在7.35至7.45之間,糖尿病是因為人體酸性體質引起的,酸性體質不但引起糖尿病,還導致痛風、心腦血管疾病、癌癥等諸多疾病,所以日常一定要喝弱堿性水,起到平衡作用。目前市面上出售的純凈水以及自來水都是屬于酸性,可導致人體酸性體質,而巴馬盤陽河的水PH值在8.3至8.5之間,人喝后可以改善血循環、改善細胞代謝功能,并且通過胃中和到PH值7.4左右,滿足人體正常需要。
此外,巴馬盤陽河的水經有關部門驗證,除了鍶、偏硅酸含量達到飲用天然礦泉水的國家標準外,還含有溴、碘、鋅、鋰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被當地群眾譽為能治百病的“神仙水”。人的長壽很重要一點就是要有保健的理念,采取自然療法:吃藥不如吃食物,吃食物不如喝水,即食療不如水療。人體70%都是水,80%的疾病和水源有關,所有的細胞都在水里,所以水是很重要的。
在家森幸男的“長壽地圖”上,有不少鮮為人知的地方,比如厄瓜多爾的“比爾卡班巴”、坦桑尼亞的“漢德尼”;也有很多我們熟悉的地方,比如中國的新疆和田和日本的沖繩。從1983年到2008年,在世界衛生組織的資助下,家森幸男的足跡遍及了全世界61個地區,用他的話來說,這20多年的時間,終于讓他明白了一件事,就是“為什么有人能長壽,有人卻短命”,導致這種差異的決定性因素就是一個字——吃。
中國烹飪協會美食營養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對家森幸男有著一份特別的尊重。她告訴記者:“這本書最大的好處是,不板起面孔來教訓人,要求你非得這樣吃那樣吃,而是通過帶你去世界各地長壽之村旅行,告訴你長壽可以通過很多種飲食方式來實現?!?/span>
揭秘各國長壽村長壽的秘密,湖南善德康商貿發展有限公司 http://shandekang.com.cn/